联系我们
电话:029-83559660
邮箱:xbxclzx0618@163.com
地址:西安国际港务区秦汉大道69号
西安市出台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
“十四五”期间
将是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
“一带一路”重要节点城市的关键时期
记者从市政府获悉,《西安市“十四五”数字经济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印发,我市将以推进数字产业化、产业数字化为主线,以强化数字基建、数据要素、数字技术三大要素供给为基础,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市数字经济,努力将西安打造成为数字丝绸之路核心区、中国内陆开放新高地、国家数字经济示范区和西部数字经济引领区。
数字惠民
◆促进在线教育发展,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。
◆支持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“智慧医院”示范建设,建立全市统一的健康大数据平台。
◆建设完善全市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,推进智能化设备在养老服务中的广泛应用。
◆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建设F5G固定宽带网络,逐步完成城市千兆宽带入户。
★ | 聚焦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领域 突破一批关键“卡脖子”技术 |
《规划》提出发展目标,到2025年,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低于10%,数字经济成为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,将我市建成西部领先、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。
数字基础设施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到2025年,基本建成高速宽带、无缝覆盖、智能适配的新一代信息网络,数据基础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。5G网络、NB-IoT全市普遍覆盖。建成城市新型智慧大数据中心,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化、智能化升级。
数据资源创新应用体系逐步完善。到2025年,数据资源标准规范进一步健全,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全部建成,政务数据、社会数据流转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,数据资源开放共享和流通交易模式全面形成,数据融合深度开展,数据资源成为关键生产要素,在社会各领域发挥重要作用。
传统产业数字融合转型成效显著。到2025年,农业智能化深入普及,农村电商成熟发展。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水平显著提高,建成一批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。打造一批智慧景区样板及数字文创品牌,建成丝绸之路空间信息港。
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。到2025年,建成一批技术创新平台,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。聚焦人工智能、区块链等领域,突破一批关键“卡脖子”技术。数字技术创新、研发投入、成果转化能力显著提升,核心产业创新投入处于全国领先水平。
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加速成长壮大。到2025年,国内外龙头企业加速落地,重点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,中小微企业创新力不断提升,产业集聚区对外辐射力持续扩大,基本形成快速成长的数字经济市场主体发展新局面。
★ | 形成“一域两核三带多点” 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 |
《规划》提出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布局,形成“一域两核三带多点”的数字经济发展空间布局。
“一域”:依托西安主城区,打造服务业升级域,重点推进数字丝路、数字文化、数字旅游、数字体育等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升级。
“两核”:将西安高新区、西安航天基地打造成为西安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核心区,将西咸新区打造成为西安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核心区。
高新区和航天基地重点发展数字技术攻关、数字产品研发、先进计算服务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数字产业,打造西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研发核心区和数字产业集聚区。
西咸新区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设为引领,以国家新型工业化(大数据)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为载体,聚焦科技成果产业化和两链融合创新,重点发展数字产业基础服务和科技创新服务,打造西安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。
“三带”:打造科技研发带、工业转型带和数字丝路带。
科技研发带覆盖西部科技创新港、沣东科技园、未来产业城、丝路软件城、大学创新园、先进计算产业园等园区,重点开展数字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攻关,发展大数据、物联网、人工智能、虚拟现实等产业,开展数据服务产品、安全产品、高性能计算产品等数字产品研发,面向航空航天、装备制造、现代物流等领域,提供应用产品、服务和解决方案,形成西安数字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,打造全市数字经济技术支撑、产业发展及产品研发核心区域。
工业转型带以经开区为重点,辐射泾河工业园、高陵、富平、阎良等区域,推进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工业数字化转型,开展智能应用试点示范。
数字丝路带连接国际港务区、浐灞生态区、高铁新城和空港新城,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,大力发展现代物流、跨境电商、丝路会展,将西安打造成为国际物流枢纽,赋能经济快速发展。
“多点”:依托周至、鄠邑、蓝田、临潼等农业发展基础雄厚的区域,建设农业数字化发展基地,推动我市农业数字化升级。
★ | 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 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 |
我市将不断壮大数字支撑产业、加快发展新兴数字产业。其中,持续推进“秦创原·人工智能”重大应用场景示范项目等产业创新链工程,加快人工智能在制造业、旅游、物流、医疗、教育、城市管理、交通等领域的创新应用。全面推动西安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。
积极拓展区块链应用场景,重点在金融、产品安全追溯、供应链管理、社会信用评价、数字资产、电子存证等领域推广应用,促进区块链专业服务快速发展。
创新发展数字产业新业态,建设智慧生活服务平台,加大电子商务、智能硬件在家政、体育、旅游等领域的应用。面向关中平原城市群,发展众包、众创、众扶、众筹经济,探索建立集科学仪器设备共享、科研人才共享、科研信息共享及科研咨询与合作开发于一体的创新模式,构建智慧共享城市群。
推进数字丝绸之路建设,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战略枢纽。以建设“网上丝绸之路”和打造西部物流科创中心为指引,建设一批跨境电商园区,加快中国(西安)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。探索数字化传承新模式,加强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,建立西安世界文化遗产数字化档案库和西安非遗文化数据库。结合西安人文特色,实现以文化内容为基础的IP创新,打造特色鲜明的数字文化创意品牌。
★ | 推进高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改造 打造一批“5G+高A级旅游景区” |
数字旅游方面,加快推进5G网络在我市旅游业的商业化应用,积极探索“数字+线上体验”,挖掘新的消费增长点,推动文旅企业重塑商业模式。推进高A级旅游景区智慧化改造,打造一批“5G+高A级旅游景区”。推进全市旅游数据资源共享,着力打造文化旅游、会展论坛、户外运动、节日庆祝等数字化旅游产品支撑体系。建设西安文化旅游行业运行监测平台和数据中心,发展基于全域旅游的数字旅游精准服务。
数字惠民方面,促进在线教育发展,完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及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,构建优化教育大数据共享和全方位教育分享服务体系。
持续释放“后全运”效应,推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VR/AR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产品及服务领域的创新应用,推动“互联网+体育”发展。支持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开展“智慧医院”示范建设,建立全市统一的健康大数据平台,实现公共卫生、医疗服务、综合管理等健康数据之间的互联互通、实时共享。建设完善全市智慧养老信息服务平台,推进智能化设备在养老服务中的广泛应用。进一步挖掘、开发、利用人社数据资源,实现就业、人才社保服务渠道多元化。拓展社会保障卡在交通出行、就医应用等民生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,持续提升西安公共服务水平。
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加快建设F5G固定宽带网络,逐步完成城市千兆宽带入户。面向智能家居、交通路网、地下管网等应用场景,部署城市神经元节点及感知平台,构筑“城市神经元系统”。推进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(产业)园区、智慧城市、美丽乡村建设,及城市道路桥梁、市政管网、交通物流、绿地景观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。打造智能楼宇、智慧停车场、智能充电桩等公共设施。
此外,组织开展市级数字经济试点示范,积极培育数字经济示范区、示范园、示范平台,构建引领性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。鼓励区县、开发区积极探索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的改革举措,不断优化制度环境和营商环境,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和制度性成果,适时总结推广经验,加强标杆示范引领,形成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。